旅行综艺抹黑中国,BBC又翻车了!镜头对准厕所,网友愤怒反击_节目_文化_选手
最近,BBC真人秀《环球竞速5》以“探索文化之旅”为名,前往了北京、上海、青岛、厦门、洛阳、曲阜、婺源等地进行取景拍摄。然而,虽然节目声称要探索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,所呈现的画面却让人质疑其真实性和良心。游客如织的景点,原本美丽的文化地标,变成了节目组诋毁的对象,尤其是在拜访普通百姓家时,镜头中呈现的却是令人心生不适的画面——
破旧的墙壁、满是灰尘的家具、脏污的瓷砖,居然连角落里都能找到一台陈旧的缝纫机?此外,阴郁的滤镜、偷拍式的机位选择,这些手法都被用来营造一种刻意的“负面”氛围,仿佛中国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肮脏与贫困。这一套路已然成为BBC的惯用伎俩,令人难以理解为何他们要用这种方式呈现所谓的“文化之旅”。
展开剩余81%作为一档已经成功举办五季的“长寿”节目,《环球竞速》今年的起点定在了北京怀柔。五支参赛队伍从长城出发,通过“穷游”的方式,途经江西黄岭、海南三亚等地,最后前往印度的坎尼亚库马里。第一支到达目的地的队伍将获得2万英镑的奖金。
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一场普通的旅行挑战,参赛者们就像背包客一样,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努力解决交通、食宿问题,甚至在有限的资金下打工赚取旅费。然而,节目组的“精心设计”很快暴露了其真正目的。
例如,外籍选手乘火车从济南前往苏州时,节目组的镜头并未聚焦于中国铁路的现代化与便捷,而是特意捕捉到了列车脏乱的厕所,甚至有一个镜头是专门对着蹲坑进行特写,真是让人感到不适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节目组并未止步于此,还特意拍下了列车过道上睡觉旅客的特写,镜头毫不含糊地对准了水槽里的烟蒂,甚至还拍摄了正在拖地的乘务员。这些画面充斥着恶意,充满了对当地环境的偏见。
节目中的一位选手,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二代华人,尽管她自认与中国有血缘关系,却对中文一无所知,甚至在乘坐上饶到凤凰的列车时,还发表了带有刻板印象的言论:“如果有人带着一群小鸡上火车,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。”这种言论不仅令人尴尬,也让人深感节目组对于文化差异的忽视与轻视。
在住宿安排方面,节目组更是别出心裁。为了增加戏剧性,他们安排选手们在当地民众家里通过劳动换取住宿。尤其是在洛阳,节目组安排的“民宿”让人目瞪口呆。镜头再次对准了厕所,一个令人作呕的特写画面让观众不禁反感。显然,节目组对这些“贫困”景象情有独钟,而对于那些干净整洁的民宿或星级酒店,却完全避而不见。相比之下,他们更倾向于聚焦那些“最简陋、最奇葩”的住宿条件,仿佛只有这种“原始”居住环境才配得上呈现给观众。
而对于中国美食的展示,也充满了偏见与刻意的误导。节目中仅有的一些美食镜头,集中在农贸市场,频繁出现羊头和蚕蛹,给人一种“脏乱差”的感觉。唯一的一次试吃镜头中,两位外国选手在街头尝试鸡爪,他们咬了一口后因为无法忍受味道而马上吐掉,这种情节无疑是将中国美食的多样性与精致美味一笔抹杀。
更让人痛心的是,节目中遇到的中国百姓,往往表现出热情好客的一面。他们主动帮助外国选手,背起行李爬山,或是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跳广场舞,这些画面中充满了友善与温暖。然而,节目组却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善意扭曲为“异国他乡的奇观”,以此为素材进行恶搞与夸张,让本应展现的真实文化面目被大肆篡改。
面对这样的“假新闻工厂”,观众们也纷纷表达了愤怒。有网友讽刺道:“BBC带着高高在上的傲慢拍摄,结果拍出来的全是偏见。”更有评论表示,“不愧是‘假新闻工厂’的代表作。”甚至有人感慨:“连《动物世界》都不是实事求是的,BBC竟然也做出这种事,真是失望透顶。”
这场所谓的“文化探索之旅”实际上不过是带着恶意与偏见的炒作。BBC,如果不懂如何真正展现世界各地的文化魅力,就应该远离这类旅综节目,专心去做自己擅长的项目,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丧失真实的尊重和客观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面对这种带有“目的不纯”的节目组,还是多加小心,避免被他们利用,成为偏见和误解的载体。
发布于:山东省
首页